“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虽然是一句戏言,但在众多品牌房企看来,如何找到下一个“风口”可能是关乎其生存发展的大事。
日前,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地产中国网主办的第六届地产中国论坛巅峰对话环节,来自行业协会、国家级智囊机构以及不同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了新常态下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变量以及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与会嘉宾在谈到2014年最直观的感受时意见一致: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遭到互联网颠覆的一年,也是中国房地产业转型的元年。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被称为“众筹教父”的杨勇从互联网思维出发,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新思路。“我们把众筹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陌生人之间,一种是在熟人之间。陌生人的众筹都在学美国模式,但我不是特别看好这种方式,因为中国缺乏契约精神,熟人众筹则更适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人很在乎熟人圈的口碑,一般大家也不会到朋友圈骗钱。比如一个项目采用众筹来操作,前15个出钱的人必须是朋友,把认识5年以上的十几个朋友拉进来以后,任何人都不敢轻易乱来,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规避风险。”
杨勇表示:“其实,集资也是众筹的一种,但我们的众筹比集资有充分的参与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其中,参与感就是不仅出钱还要出力,我们现在做的所有项目,都会让股东干活,干的活越多,参与感就越强;归属感就是我们做众筹企业只关注一件事情,即严格选择股东,股东选择得越严,归属感就越强;荣誉感就是力争把项目做到行业第一,这样股东才会觉得很有面子,才会给他的朋友推荐。”
那么,当互联网思维与房地产创新相遇,将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被称为“梁创新”的中国房地产策划师联谊会执行主席、中国·万峰谷首席战略顾问梁上燕认为,虽然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其或许会赢得未来。“从10年前的探索到现在与新的产业融合,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很适合众筹,因为它本身跟60多个行业关联。如果大家可以互相对接资源,风险就会分摊,发展的机会就更多。”
对于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国家室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认为,2015年,新《环保法》及绿色建筑修订版的实施,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国际部董事、洲联集团五合国际副总裁卢求赞同宋广生的意见。他认为,目前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企业和消费者都非常注意节约能源、人性化服务及健康。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加强技术进步,特别是关注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表示,从长远来看,房地产的“变”主要表现在健康、科技、绿色及土地制度方面。
2014年,“出海”开展国际业务的房企越来越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跨国企业研究室主任李志能认为,这是行业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中国企业“出海”后可能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发达国家可能会遇到诉讼方面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遇到社会责任问题。“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中国跨国经营非常成功的企业都是通过多年合作,与国外的合作对象进行充分磨合后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点值得房地产行业借鉴。”李志能说。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