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配套建设类型
根据楼盘项目特点及整体布局,可建设以下不同类型的商业配套:
住宅底商
即利用住宅楼盘底层或首层作为商业用房,以基本满足就近区域内居民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便利性需求。
独立商业街
位于住宅社区内的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其沿街两侧设有独立商铺,以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社区商业中心
设置在楼盘人流集中地区,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地域,包括超市、肉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各类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与酒店、运动中心等高级配套共同组成楼盘的综合配套体系。
商业配套规划原则
便利性原则:商业从空间上实现就近性,从而形成时间上的便利性,体现满社区居民便利性需求的原则;
和谐性原则:实现住宅与商业的相对分离,充分体现商业与居民的亲和性及商业设施的不扰民,确保商业内外环境与居住环境的相互和谐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在楼盘内实现商业布局和规划的不内闭,保证能同时服务于外部客流和通过性客流,符合政府对区域总体商业规划的要求;
适度开发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建设以服从住宅需要为基本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要适量,根据居住人口情况及楼盘开发进度,分期分阶段开发商业配套;
景观再造原则:以景观意境为线索,将商业配套的建筑与空间景观设计融入整个楼盘,创造新的景观,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文化气息的购物、休闲的环境。
总体规划建设要点
中型楼盘:
楼盘总人口规模:2000-5000户;
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5-0.7平米/人的标准进行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5%-7%的标准进行配置;
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 商业街;
商业交通时间:步行10分钟以内;社区商业中心或社区商业街应配有功能较完善的商业服务业网点15个以上;
商业功能满足:日常性服务与商品并重,可经营便捷性餐饮或少量中西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商业街的类型。
大型楼盘:
楼盘总人口规模:5000-15000户;
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7-0.9平米/人的标准进行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7%-8%的标准进行配置;
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 商业街 社区商业中心, 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底商的搭配比例以80%:20%为宜;
商业交通时间:社区商业中心与住宅的距离不少于100米,步行15分钟以内,辐射半径约1000米;
商业功能满足:可建设全方位服务和商品的社区商业中心的设置,并结合休闲娱乐类商业的补充,餐饮可全业态引进,应有不少于10种业态店铺的规划,各业态搭配协调。
本文来源于赢商网“干货悦读”,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牵涉凯发app平台的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员联系,谢谢!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