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对旅游营销发展战略的选择不同,不同层次的旅游营销需根据城市自身的不同吸引力来定。例如,对于一线大城市而言,其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现代化特征显著,所以旅游产品的营销只需在城市内做高知名度,就已经占有了一个很大的旅游市场了。许多外地游客到一线大城市旅游,或是慕名而来,或是商务出差,他们对于一线城市的出游愿望多不是基于景区,而是出于对大城市的向往或工作、商务的需要,但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城市之后,自然而然的会选择与之相关联的旅游商品进行消费。因此大城市的旅游宣传更需要做好城市形象的营销,以便在全国人民心中形成一种持续的吸引力。果能如此城市旅游业的营销也就成功了。而对二线或三线的城市来说,城市营销需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进行综合营销,城市离不开旅游产品的营销,旅游产品离不开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如武汉与黄鹤楼、西安与兵马俑、苏州与拙政园,等等。这一战略的重点是旅游产品和所在城市的关联性,因而,二线城市必须设计出有效的营销策略,实现旅游资源和所在城市的有机结合,增加城市和景区的关联度,最终带动城市和景区的共同发展。对于城市知名度与吸引力很低的城市,则可考虑重点营销旅游产品,以旅游形象带动城市形象,最后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景区营销是什么?是跑跑渠道、广告宣传;是点亮打造、新闻炒作;是创意频出、品牌营造。这都是景区营销,但却是一个不完整的营销。什么是旅游营销的根?“根”就是产品,就是景区本身。无根的营销就好比天上的浮云,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演绎出风云变幻,蔚为壮美,但也会快速散去。要做好旅游营销,首先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甚至要参与到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项目打造中去。旅游产品是营销之根,没有强劲的根系,又怎么能经得起经得住市场的风雨洗礼,保证长久的枝繁叶茂。单纯的营销创意,如果没有优质的产品做保证,可能在短期引爆市场,但同样会加速旅游区的消亡。靠营销让旅游地称雄,就必须要懂得给营销扎根,市场上的风云际会,也离不开优质的产品保障。所以营销不仅仅是“营销”,而是市场与产品的结晶。国内大部分地区旅游营销都缺乏整体性,景区各自为政,基本上通过寻找各地的旅行社合作来营销,或者在旅游交易博览会上设个摊位,像山东省、江西省那样整体在央视做全省旅游营销的还是少数。另外,就景区而言,营销和运营是分开的,各行其事。营销是营销,运营是运营,运营团队负责景区内部运营,营销团队负责市场引导与开拓。而实际上,景区的营销工作都是基于景区产品之上开展的,每一个企划案都需要景区运营部门的配合,如果失去了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保障,越高效的营销对景区的伤害也就越深。因此,不论大的旅游目的地还小的旅游景区,都需要一把手统筹,合力出击的效果远远强于零敲碎打。只有当一个地区的政府认识到旅游对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当一个景区认识到营销与运营沟通合作的必要性,才能把地区的旅游资源,景区的特色推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也才能形成更加强劲的旅游竞争力。2.定位营销
定位营销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市场“由外向内”的“地位”。具体就旅游目的地营销而言,定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要确定出:对于该目的地(旅游产品)所具备的各项特质(即所能提供的各种利益),营销者最希望让目标客源群了解并记住的,是其中哪项或者哪些特质(利益),并据此形成用于对该目的地进行定位的概念,然后根据这一定位概念中的信息精髓或核心信息,设计用反映这一定位概念的主题口号。旅游营销中的定位主要包括目标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形象定位、销售渠道定位、促销定位等。
定位是各旅游目的地定制各种营销策略的前提和依据。如:在哪做广告?广告接触者是谁?如何使广告更有效?产品价格如何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媒体?是直接面向旅游者营销还是面向旅游代理商营销?各种营销策略(理念、产品、渠道、价格、促销、消费者、成本、便利、沟通、差异化、功能化、附加值共鸣等)如何选择?直接影响营销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
只有以定位作为定制各种策略的依据,各种手段相互配合,协同向消费者传达各种定位信息,才能使旅游产品顺利集中目标市场,使各项营销手段发挥最大的效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