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化解同质型经济结构顽症,弥补速度型城镇化短板,强化形态型新农村功能的中国特色小鎮建设,正在从发散性的探索阶段,迈入收斂性的洗牌阶段。
一、特色小镇的寿数在于顺应"世事无常"之道,驾驭时势,捍卫特色。
特色小鎮被冠名只是特定时空维度之下胜者的记号,既非与生俱来,却会随身离去。它是动态的,非属终身,否则,其冠名再无社会导向价值。变幻的时空是时代进步的足迹,依附于它的一切人和事都非常态,只是稍纵即逝的烟云,《特色小镇》封号也如是。因此,入围的特色小镇若只居荣、不思新,固步自封,守陈不变,则必将出局消号。
辩证法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以希腊世袭王位为代价,向世人发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经典警示,留下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引伸出的定论是: 特色小鎮的桂冠只是说明过去,而非现在,更非将来。小镇决策层应消受"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的哲理,强化差异性管理,不断推陈出新,方能立足特色,保持特色,宏扬特色。
二、特色小镇的持续爆发力不在配置有形资源,而在配置无形资源。
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史证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镇企之宝"不是产出优势,而是品牌优势。企业如此,国家也如此。俄国总统普京之所以认定"美国不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而是美元垄断地位的寄生虫" ,全基于对美元世界品牌地位的判断。但切莫忘记的是,山姆大叔配资无形资源的能力絲毫不逊其对有形资源的配置。殊不知,世人最难对抗的并不是美国的飞机和战舰,而是三种基于文化资源配置的品牌"软武器" : 好莱塢大片、可口可乐和摇滾乐。
品牌是浓缩了产品的属性、质量、价位、服务、信誉、历史、风格等经营元素的组合。它是企业竞争力之中的核心要素,也正是我国企业面对强手时的短板。特色小镇既是政企联手的产物,那也就走出了一条我国企业品牌管理制度设计的探索之路。
笔者认为,我国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不是拓展企业规模和扩占市场份额,而是直面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对"特色"地位的挑战。小镇的迎战姿态,不应是传统的有形资本的投入管理和绩效管理,而是通过价值投资去强化品牌管理。因为,从社会接受事物的思维逻辑判断,品牌具有芳压群英的识別功能和安全功能。
三、特色小鎮的内在潜力在于转变劣势,而非重复优势。
100年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转变劣势产生的效应往往大于重复优势。我国主流社会"報喜不報忧"思维定势的固化,放弃了对地区经济劣势的关注、挖掘和转化。其实,劣势是一笔潜在的宝贵资源。斯洛维奇的《不对称法则》告诫世人:"消极事件摧毁社会的信任,比积极事件建立的信任更引人注目。" 因此,唤醒民意,关注劣势,已成发达国家政府的法定责任。
任何一个特色小镇都是在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行业产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特色的。这种建立于自身优势基础之上的特色,在当下从众行为盛行的我国是难以持久的。原因在于,劣势是优势的衍生物和克星。工业优势的影子和克星是污染; 农家乐优势的影子和克星是失效市场,诸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权益失衡和信息失衡等。大凡市场低门槛的特色经济,其优势的影子和克星,便是批量的追风模仿者。
韩国棋圣李昌镐的卫冕之招有"每手棋只求51%效率"之说,彰显的是人求胜欲最强之日,正是头脑最不冷静之时。换言之,进攻力量最强之时,正是防守力量最弱之际。"进攻"是重复优势,"防守"须转变劣势。特色小鎮经济全盛时期的行为,也难幸免此道的鉗制。
四、特色小鎮成果的巩固最终有赖于我国乡鎮政府职能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定,政府首先是个政治組织,必须履行管理社会的政治职能这个主业。从此视野解读我国80%以上乡镇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现状,便不难知曉它无力承担一级政府职能的缘由了。特色小鎮建设对乡鎮政府职能提出了两大社会管理的要求: 一是建设有效市场,以求从经济秩序稳定的角度巩固特色小镇的经济成果; 二是建立和谐社会,以求从社会秩序稳定的角度巩固特色小鎮的社会基础。
乡鎮政府要顺应特色小鎮的上述诉求,当务之急是要在政府体制改革进程中,逐步使权力资源配置体系与职能分工体系相协调,最终克服其财权与事权背离的现状。为此,省市县级政府应以特色小鎮建设为抓手,基此平台展开小鎮政府职能转变的试点,以期取得成果推广全局。小镇政府职能梳理的试点方向建议有三:
一是选择自身部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逐渐让有条件的非盈利和非政府的村委会试行替代。村委会有直面农民、信息传递完整、运行成本低廉、办事效率相对较高的优势;
二是选择自身部分发展经济的职能,逐渐让有条件的市场组织试行替代。市场组织主要指家庭、企业、集体和合作社等,它们市场意识强、具有良好的价格敏感度和较强的市场运行风险意识;
三是公共品生产的逐步社会化。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的效率,直接影响特色小鎮的"后勤保障"。其效率既受制于乡鎮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又受制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更受制于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即公共物品生产的市场化水平。实践证明,在乡镇公共物品供给上,政府有生产拨款,但沒有生产效率; 社会有生产效率,却沒有生产拨款。因此,二者互通有互,便是一种提高公共物品产出效率的制度创新。
哲人同见。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见解不二,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正是有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小镇中国》节目组的仰望祖国浩瀚星空,才会重新燃起人们对我国农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火。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